“融通中外,协同育人”–国际交流办公室联合学生事务办公室召开全体辅导员交流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13:52:42 浏览次数:


图片1.jpg


本周,国际交流办公室在前期对我校全体辅导员进行的调查问卷基础上,联合学生事务办公室共同举办了三场交流座谈会。座谈会围绕“融通中外,协同育人”的主题展开,以各二级学院为单位,分三组进行。会议系统介绍了我校主要的境外交流课程、学业规划指导建议以及优秀校友成长案例等内容,并与全体学工教师深入探讨了如何结合学生发展实际,共同优化国际化育人路径。

交流会上,国际交流办公室项目主管宫晨和朱江毅两位老师分别以开云app官方网站入口 各类境外交流课程为主线,全面梳理了涵盖寒暑假课程、学期课程、双学位课程及硕士课程在内的多层次国际培养通道。寒暑假期课程覆盖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名校,适合低年级同学初步体验国际化学习氛围,所获学分可置换公选课与第二课堂学分;学期课程面向大二、大三同学,提供包括韩国汉阳大学、比利时自由大学、香港都会大学等13个国家及地区的免学费交换机会,顺利完成学分置换后还可申请我校境外交流奖学金;双学位课程设有“3+1”“2+2”等灵活模式,合作院校包括赫瑞瓦特大学、萨里大学等14所海外高校,语言要求相对灵活;硕士课程则主要面向大四同学,部分院校提供中文授课选项与语言班支持,部分院校也可接受英语六级成绩,助力同学们实现学历提升。

随后,国际交流办公室王小宇主任凭借多年对同学们持续追踪的调研数据,提出了针对我校同学们学业指导规划的建议,并详细阐述了大学四年全球规划中各学期的重点任务,使大家受益匪浅。此外,她还全面展示了辅导员老师们调查问卷的结果,并针对大家对学校国际交流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进行了细致解答。

在交流讨论环节,学工教师针对各专业学生的特点,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境外交流纳入学生学业提升计划。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参与境外交流课程,同学们能够积累宝贵的国际化经历,依托课程中的文化沉浸与实践环节,切实提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适应力,为未来的深造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各学院将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生特点,举办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此外,针对日常工作中高效信息沟通与同步的问题,大家也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事务办公室高明平主任强调,国际视野对当下青年一代的培养至关重要,辅导员老师们在日常育人工作中应拓宽思路,全方位开展对青年学子的学业指导和思想引领。

本次交流座谈会通过课程讲解、政策解读及案例分享,不仅让学工团队对学校整体境外交流工作有了全面认识和理解,也进一步提升了学工团队在指导学生学业规划中涉及国际路径的能力。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未来将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境外交流课程,切实实现我校“开放式、国际化、应用型”的育人愿景。

编辑:明戈

审核:徐文东

供稿单位:国际交流办公室


Baidu
map